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购物车
    0

    关于加快推进 “一户一块田”改革的建议

    信息发布者:hzk51477768
    2017-04-27 22:33:10    来源:农地圈   转载

    怀远县徐圩乡殷尚村两个村民组,借土地确权之机,农户自发组织起来,实施小田并大田,试行“一户一块田”耕种模式。殷尚村农民主动探索破解承包地“零碎化”的成功实践,引起了徐圩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2016年3月徐圩乡整乡推行“一户一块田”改革试点,实践证明改革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但在推进改革试点过程中遇到诸多问题,如何破解存在问题?以便改革向纵深推进,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并加以解决。



    一、改革难题

    (一)农民的问题关键少数即个别农户不愿互换并地的主要原因:

    1.地多。少数农户人均占有耕地多于其他农户,担心按村民组民主确定的“一户一块田”互换并地方案,多出的耕地得不到确认,导致绝大多数农户意愿无法实现。

    个别农户多地的原因归纳起来有:

    “拱地头”。通过填沟渠、“三边四荒”开垦等,导致人均占有耕地多于其他农户;

    “地打折”。二轮土地承包时,由于承包的打折地较多,现人均耕地多于其他农户;

    “非法占”。二轮土地承包时,个别土地调整人员徇私舞弊,采取“账面少记暗地多分”的方式多占承包地;个别村组干部或农户长期占用村组机动地且未履行招标发包程序。

    “代耕多”。个别农户帮助亲朋无偿代耕的土地多。

    2.地好。

    “位置好”。个别承包地靠近街道、主干道、美丽乡村规划区的农户,对土地增值空间期望大,担心互换并地后位置变化,利益受损;

    “便耕作”。个别农户自家现有田块交通、水利、地力较好。

    3.迷信。个别农户认为自家地里有祖坟,且风水好,迷信思想严重,担心互换并地后祖坟不在自家地里,失风水。

    4.投入。个别农户承包土地上有临时搭建的房屋、花卉苗木、蔬菜大棚、畜禽舍和自己投资的机井、渠、涵等,担心受损。

    5.保守。年龄大的村民思想过于保守,对自己承包地情结过重,不愿改变现状。

    6.顾虑。个别农户对村组干部不信任,担心在互换并地过程中有失公平公正。

    (二)干部的问题

    1.引导不力。乡村 “政策引导”和“组织引导”不到位,工作谋划、组织实施不细致、不规范,方式方法、问题处理不科学、不深入。

    2.担当不足。部分乡村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改革内生动力不足,特别是村干部畏难情绪重、怕得罪人;个别村班子不团结,没有战斗力,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有限,方法简单。

    3.经费短缺。县、乡对试点工作经费保障方面有待加强。



    (三)政策的问题

    1.政策把握难。没有单独推进改革的“红头文件”。虽市、县两级也相应出台了指导性文件,但文件重点强调了“群众自愿”,无法说服个别群众,造成工作难度大。

    2.依法处置难。改革试点基本上都是在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完成后推进的,如按“一户一块田”实施方案推动,个别农户按原颁证进行司法维权,乡村干部无法应对,导致此项改革推进困难。

    二、对策建议

    推行“一户一块田”经营模式,涉及农民群众切身利益,政策性、操作性强,必须周密组织,稳妥实施。

    (一)农民问题的解决对策

    1.深入广泛宣传。

    乡村干部深入到组、与农户座谈交流,召开村组全体党员、干部、群众代表会议,展开讨论,吃透法律和政策精神,找准问题关键,及时妥善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利用多种宣传形式,深入宣传农村土地互换并地,推行“一户一块田”的重要意义,大力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

    2.精心制定方案。

    制定科学、合理、周密可行的方案是确保“一户一块田”改革顺利实施的关键步骤。制定的方案切实坚持群众路线,充分尊重农民创新精神,做到思路群众出、意见群众提、工作群众做、办法群众想、确保方案公平公正、公开透明。

    3.做细思想工作。

    能否做好少数不愿参与互换并地农户的思想工作,是改革成效的关键。采取乡村干部做、群众之间做、亲朋好友做、反反复复做等多种方式,耐心和细致的做好群众思想工作。有一户思想工作做不通,改革都暂不实施。

    4.处置方法灵活。

    每个村组和农户的情况千差万别,遇到的问题多种多样,处置问题的办法需要灵活机动。如何处置关键少数的问题,除耐心细致的做思想工作外,采用村民舆论压力、村民集体申请仲裁、诉讼、集体评估协商等不同方法解决。利用广大群众的聪明才智,坚持群众的事自己办,政府只是引导,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只要群众没有意见就是好办法,只要问题合法有效解决就是活办法。



    (二)干部问题的解决对策

    1.强化责任担当。统一乡村干部思想认识,强化少数干部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克服畏难情绪。按照“群众有愿望、政府有作为”的要求,发挥政策引导和组织推动的保障作用。

    2、坚持试点推动。坚持“群众自愿、试点先行、以点带面、逐步实施”的原则,认真总结遇到的问题、解决的办法、取得的成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让群众看到改革成效,享受到改革红利,示范引领周边群众。

    (三)政策问题的解决对策

    1.改革需要支持。“一户一块田”经营模式的实施是农民的意愿和迫切要求,是一种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新模式的积极探索。要想顺利开展,政府鼓励、引导、支持至关重要。建议上级政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有的农村土地改革等政策,出台系统明确的指导意见,明确如何解决少数农户合法不合理问题,彰显公平公正原则。如:“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少数服从多数”的合理性在于,“一户一块田”改革符合大部分农民的利益,改革是经过农民民主程序形成的集体决策。“少数服从多数”的合法性在于,在集体所有制的制度框架下,集体经济组织代表行使集体所有权,有土地调整的权利。同时要明确赋予乡村两级对个别农户寻找借口有意阻挠或恶意捣乱者调解仲裁、依法诉讼的权利和职责。从顶层制度设计上支持,以便基层规范操作,促进改革稳步推进。

    2.改革需要投入。实行“一户一块田”后,为充分发挥土地集中连片的规模优势,需要上级政策、资金、项目整合,加大投入对农田进一步治理,拓展改革成效。同时,为推广“一户一块田”改革,乡村两级必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也需要上级给予专项资金支持。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